比賽進行到關鍵時刻,費蘭-托雷斯在禁區(qū)內獲得絕佳機會。隊友精準傳中,皮球越過所有防守球員,徑直飛向球門后點。費蘭悄然插上,周圍竟無一名防守隊員盯防。他調整步點,在距離球門僅五米處迎球推射——這幾乎是必進之球。
然而一聲悶響擊碎了所有人的期待。皮球狠狠砸在近端立柱外側,彈向底線。費蘭當即跪地抱頭,難以置信地望著那仍在顫動的門柱。看臺上爆發(fā)的驚呼聲瞬間轉為集體嘆息,轉播鏡頭甚至捕捉到主帥哈維在場邊甩手轉身的懊惱動作。
這次射門數(shù)據(jù)令人咋舌:預期進球值高達0.92,意味著百次射門能進九十二次。費蘭本賽季的射門轉化率本維持在20%以上,但此次在完全無人干擾的情況下竟錯失良機。門將甚至已經放棄撲救,站在原地目睹皮球擊柱。
賽后技術分析顯示,費蘭在觸球瞬間腳踝過度扭轉,導致射門角度出現(xiàn)1.2度的偏差。正是這微小的差異,讓本該鉆入網(wǎng)窩的皮球與門柱轟然相撞。這次立柱不僅是比分上的遺憾,更成為整場比賽的轉折點——對方在隨后反擊中打入制勝一球,讓這次門柱撞擊聲顯得格外刺耳。
有球迷翻出三年前的類似場景:同樣是費蘭,同樣是對陣這支球隊,同樣擊中立柱。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,但球員需要做的,是讓下一次射門越過那條該死的門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