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場令人窒息的鏖戰(zhàn)過后,虹口足球場的喧囂漸漸平息。面對鏡頭,上海申花隊主帥斯盧茨基的臉上已不見往日的從容與激情,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近乎枯竭的平靜。他用一種緩慢而沉重的語調,吐露了此刻最真實的心境:“說實話,我現(xiàn)在的心情……是想死的心都有?!?/p>
這番話語里聽不到絲毫夸張的表演成分,只有深不見底的疲憊與挫敗。顯然,剛剛過去的九十分鐘,以及最終那個難以承受的結果,已經(jīng)耗盡了他所有的精力與情緒。
比賽的進程如同一場精心編排的悲劇。球隊或許曾無限接近勝利,或許在大部分時間里掌控著節(jié)奏,創(chuàng)造出了足以殺死懸念的機會,但足球場上最殘酷的“然而”終究還是發(fā)生了??赡苁且淮尾唤?jīng)意的防守疏漏,可能是一腳被門框拒絕的必進球,也可能是一個存在爭議的判罰瞬間。所有這些因素交織在一起,將一場預期中的勝利甚至平局,硬生生扭轉為一場刻骨銘心的失利。
斯盧茨基的絕望,絕非僅僅源于積分榜上丟失的三分。更深層次的原因,在于他看到了球隊拼盡一切卻無法換來相應回報的無力感,在于他對麾下弟子們付出的努力感到無比心疼卻又無可奈何。他或許在戰(zhàn)術板上推演了無數(shù)次,每一個換人調整都經(jīng)過深思熟慮,但足球最大的魅力與最深的殘忍就在于它的不可預知性。所有周密的計劃,在電光石火的偶然面前,都可能瞬間崩塌。
這種“想死的心都有”的感覺,是所有競技體育中,負責任的領導者最極致的情感流露。它代表著他將失敗的所有重量一肩扛下,代表著他與球隊同呼吸、共命運的徹底綁定。這不是軟弱,而是一種極致的負責。他沒有尋找客觀借口,沒有指責任何個別球員,而是將那種撕心裂肺的失望,全部內化為了自己的痛苦。
對于申花的球迷而言,主帥能說出這樣的話,在倍感心疼的同時,或許也能獲得一絲安慰。因為這證明了他擁有著與俱樂部榮辱與共的熾熱之心。一場比賽的失利固然痛徹心扉,但一位愿意將失敗視為切膚之痛的主教練,恰恰是球隊未來觸底反彈最寶貴的財富。
斯盧茨基需要一夜的煎熬來消化這份“想死”的心情。但明天太陽照常升起時,他必須將這份極致的痛苦轉化為極致的動力。因為足球世界從不相信眼淚,它只相信重新站起來的力量。全隊上下都會看著他們的主帥,期待著他如何將這份“死之心”,淬煉成下一場求生、求勝的熊熊烈火。